平津戰役紀念館是中共中央決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現平津戰役偉大勝利的專題紀念館。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十四屆第67次會議決定在天津修建平津戰役紀念館,并責成北京軍區牽頭,會同北京市、天津市共同完成建館工作。1995年11月 29日工程奠基,1997年7月23日建成開館。聶榮臻元帥生前為紀念館題寫館名,江澤民、李鵬、劉華清、張震、張萬年、遲浩田等國家領導也分別為紀念館題詞。
在黨政軍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平津戰役紀念館已經成為全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課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和弘揚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曾先后被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津市國防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被評為天津市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標兵單位 、天津市文明服務示范點 、天津市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1999年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被中宣部列為全國第二批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 地,2004年被中宣部、國家人事部、民政部、文化部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先進單位。2005年,又被國家發改委、中宣部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勝利廣場
勝利廣場占地1.1萬平方米,其環境藝術以勝利為主題。開放式的前廣場占地2300平方米,呈半圓形,紅色連鎖磚鋪地,中央佇立著高15米的國旗旗桿,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反映兩軍歡慶勝利和軍民共慶勝利的兩壁弧形花崗巖浮雕分列前廣場兩側,由兩根高12米、五種紅色花崗巖砌成的圓柱構成勝利門,柱頂分別佇立著兩尊高4.7米的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戰士鳴槍歡慶勝利的鍛銅塑像,象征著東北、華北兩大區軍民攜手并肩奪取平津戰役的勝利。通過勝利門進入占地8800平方米花崗巖鋪地的主廣場,東西兩側有各寬20米、高11米,象征兩支大軍勇往直前的《并肩作戰》和象征軍民之間魚水情深的《人民支前》兩組大型鍛銅群雕以及火炮、坦克、裝甲車等大型兵器布列。
勝利紀念碑
勝利廣場中心矗立著象征著軍民奮戰64天取得平津戰役偉大勝利的高64米、三棱槍刺造型的勝利紀念碑,直插云霄,槍刺柄是長城造型,“槍刺”與“柄”交接處的上下各三個巨型鋼環,象征著在平津戰役中產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隨后產生的“綏遠方式”。紀念碑下面是能變換多種造型的大型噴泉,在彩燈的照射下,水花隨著雄壯的軍樂多姿多彩地噴向空中。

主展館
紀念館主展館為高22米的三層建筑,雄偉挺拔,暖灰色花崗巖飾面,造型簡潔,古樸莊重,既蘊含中國傳統韻味,又富有現代審美風格。在展館巨大牌樓式眉額上鑲嵌著聶榮臻元帥生前題寫的“平津戰役紀念館”七個鎦金大字,右下方為聶帥簽名。40多米寬的花崗巖臺階引導觀眾進入展廳。主展館陳列展線總長740延長米,內容分為:序廳、戰役決策、戰役實施、人民支前、偉大勝利、英烈業績六個部分,共展出歷史照片400余幅,文物2000多件,以及多媒體、電動沙盤、舊址復原、景觀、雕塑、繪畫等輔助展品。

運用現代聲、光、電高科技與多元化視聽的藝術手段,把全景式超大銀幕環球電影、背景:(此場館為收費場館)
畫、戰場微縮景觀結合起來表現戰爭時空氛圍的音響 合成,創造出新穎、獨特的視聽藝術形式,氣勢恢宏地演示了平津戰役多維空間歷史畫面。
具體行程安排:
07:00 由客戶地出發,約二小時到達天津,
09:30到達平津戰役紀念館,參觀1.5小時.
活動安排如下:1、拍集體照;2、重溫入黨誓詞;3、參觀平津戰役紀念館
11:00 【津沽尚品美食中心】(游覽約30分鐘)免費品嘗天津特色小吃“三絕”--天津大麻花,皮糖張,果仁張,崩豆張。
游覽AAAAA級景區--【古文化街】(游覽約40分鐘)欣賞天津民間工藝品三絕-“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風箏魏風箏”。外觀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的天后宮,遠觀:獅子林橋,“天津教案”發生地—望海樓教堂,平津戰役勝利會師處—金湯橋。游覽當年大禹治水成功之地,古黃河出???,有著“禹貢黃河”之稱的母親河——海河。遠觀海河三名樓:袁世凱故居,馮國璋故居,奧匈領事館。
12:00 中餐
13:00 餐后乘車前往西青區(車程約40分鐘)游覽【石家大院】(游覽時間1小時) 坐落于西青區楊柳青鎮,楊柳青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其建筑結構獨特,磚木石雕精美。石家是當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財勢顯赫,聲名遐邇。還可游覽當年皇帝下江南時走的御河,逛明清一條街。
15:30 集合返京,
18:00 結束愉快旅行!